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巨野晁氏:穿越千年的斯文

    信息发布者:huadong
    2019-04-13 22:17:45   转载


    家族名人:晁错  晁补之


    在菏泽晁八寨晁氏家庙的外门上,贴着“九世进士翰林家”和“六朝部院尚书第”的对联,让人不得不缅怀晁氏一族曾有的繁华。


    宋代晁氏诗书传家,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人才辈出,文献相承,蔚为一代大观。晁氏家族历数百年而家声不坠,与其文化传承与文献相续密切相关。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晁氏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创修家谱,千年的家族历史绵廷不断,而以之为载体,家族忠贞尚文的精神也一路延续至今。





    述及晁氏的来源,78岁的晁氏后人晁岱明一字一句地读道:“远在周朝,本姓姬,景王子朝,未即位,朝败,奔楚,埋名姓,后裔姓晁,不姓姬。”在晁岱明看来,晁姓可以一直追溯到东周王朝周景王姬贵之子姬朝的身上。


    对于晁氏家族的历史,晁岱明表示“开始得姓于周朝,德高望重于汉朝兴旺发达于宋朝,展望未来于今朝”。


    在晁氏家庙内,悬挂着许多晁氏名人的画像,最显眼的是西汉景帝时的晁错,晁错被晁氏后人尊为远祖。


    汉景帝时诸藩王实力强大,时有不臣之心,御史大夫晁错“为国远虑”,力主削藩。之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造反,迫使汉景帝下诏将晁错诛杀,使其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但晁错死后,藩王们并没有停止作乱汉景帝方知自己不该杀晁错,于是命令周亚夫等人平定了“七国之乱”。


    鉴于晁错因身陷政治漩涡而罹难,晁氏后人遂避祸于世,历经多次朝代更迭和社会动荡,为官者相对较少。直到北末初年,才有晁佺担任大理寺丞,开始居住在当时的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之后,晁氏为官者才逐渐多了起来并再次达到顶峰。


    晁佺的三个儿子都先后在北宋为官,长子晁边,赠工部侍郎;次子晁迥,进礼部尚书,留司御史台,以太子太保致仕,赠太师中书令,进封南安郡公,三子晁遘,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仅宋朝,晁氏后人科第授职即达二百余人,其中官职最为显赫者就是晁迥之子晁宗悫。晁宗悫在宋仁宗时担任参知政事,也就是事实上的副宰相,人翰林为学士,封颖川侯。


    晁氏家族被称为“生聚百年推甲族”,于官于学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而提到晁氏过去的繁盛,晁岱明总会提到北宋时期“晁半朝”的辉煌。宋仁宗时期,晁迥、晁宗悫父子二人相继掌制诰,朝野传为美谈。宋仁宗曾钦赐予晁氏“好学长者”匾。在重修晁氏家庙后,晁氏后人将这块匾的复制品特意挂在了晁八寨的家庙祠堂正门最显眼的位置上。


    宋朝之后,晁氏虽然没有再次实现一姓半朝的显贵,但是为官者依然众多其中职位最高者为元代的晁显,担任过两浙都转运盐使、平江路总管,以嘉议大夫兵部尚书致仕。


    由近现代而至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平原省省主席、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大学校长的晁哲甫则是晁氏后人的杰出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京臣对晁氏家族文化深有研究。在他看来,晁氏家族一直能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族道德教育一贯强调常思报效国家,增强心忧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塑造族人刚直守正的人格。


    在晁氏宗族宗规中,“笃忠贞”被列在最前:“笃忠贞。国家之恩,如同覆载;君臣之义,等于天伦。凡事君者,位分大小,报效则一。我先人世笃忠贞素耀史册。愿后筮仕者,作社稷臣,无为容悦臣,则朝廷赖而家乘光矣。‘’


    在晁氏后人看来,可以称之为“笃忠贞”的,最早要追溯到晁错。为了刘氏天下,晁错提出了削藩的主张,并不惧因此赴死。而下令处死晁错的汉景帝后来也深为悔恨。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在与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的邓公谈到晁错时,汉景帝默然良久,日:“公言善,吾亦恨之。”这也算是对晁错的“平反”和正名。


    晁错之死,致使晁氏在有汉一代几乎无人再出仕,这对家族兴盛的打击非常大。但晁错之忠贞为国的精神却一直为晁氏后人铭记在心。宋代晁氏后人晁说之在《积善堂》一诗中写道:“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死。至今墓上无曲棘,颖川岁时虔庙祀。


    而作为晁氏在宋朝繁盛的代表人物,晁迥“无为容悦臣”。宋真宗末年昏庸,误用人才,伪作天书,要求晁迥逢迎,遭到晁迴拒绝。据南宋文学家朱弁《曲洧旧闻》记载:“迥云:‘臣读世间书,识字有数,岂能识天上书!‘’


    正因为如此,久居学士之职的晁迥,被“用事者忌”,没有能够成为宰执。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是终生的遗憾,但晁迥却并不这样认为,能不为一己之利益就曲意逢迎,履道守正刚直不阿。
    晁迥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同凡响。《宋史》称其“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虽贵势无所屈,历官临事,未尝挟情害物”,准确概括了他正身立朝、不徇私情、注重名节的品格。同时代稍晚的司马光亦称颂晁迥“少傅名德重,蔚然人物师”。


    晁迥之子晁宗悫历官临事也像父亲一样,不曲意逢迎,以“亮直忠厚”“大公至正”为人们所称道。《宋史·晁宗悫传》记载:“在翰林,一夕草将相五制,褒扬训戒,人得所宜。‘’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晁宗悫安抚陕西。此时,范仲淹是镇守西北边地的名将,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有一次西夏君主李元吴放归陷将高延德,通过高延德与范仲淹约和,范仲淹写了一封信给元吴,对他进行告诚。宋将任福兵败好水川之后,元吴给范仲淹回了一封信,出言不逊,范仲淹面对来使将信烧掉。朝中大臣认为他不应该与元吴私自通信,也不应该把信烧掉。宋庠上书请斩范仲淹。在这种情况下,晁宗悫挺身而出,以全家族的性命保范仲淹,使范仲淹免于一难,表现了晁宗悫刚直守正的气度和胆识。


    在刘京臣看来,履道守正,秉志持节,不做“容悦臣”,这正是晁氏家族历官临事所表现出来的优良传统和家风。


    晁公体在南宋高宗时为汉阴令。当时王彦镇守金州,对老百姓大力搜刮,聚敛倍常,所属各县都不敢对抗,唯独晁公休不执行他的命令。王彦将晁公休召至州府后囚禁起来,想要杀掉他。面对王彦的淫威,晁公休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王彦最终也没敢加害于他。后来,宣抚处置使张浚听说此事,遂召晁公休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司粮料官。


    忠贞报国的思想在晁氏家族被严格贯彻,到现在也一直如此。晁岱明介绍,晁八寨的晁氏家庙曾经历了数次毁建,其间还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那是1949年,干部南下贵州支援国家建设,在走之前需要对干部进行培训,晁氏就将家庙贡献出来,使之成为约六千名南下干部进行培训的场所。晁岱明表示,现正以此申请筹建南下干部纪念馆。





    在晃岱明看来,除了历史故事。如今最能触摸家族精神内核的就是保存完好的族谱。每一次翻看手中的线装族谱,晁岱明都有一种庄严感和自豪感。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宗法制社会,而宗法制的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由宗法制所约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结构关系,渗透于全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士大夫之家还是普通百姓之家,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于一种规定的宗法结构中。族谱对于宗族的接续与凝聚,晁岱明觉得远超其他方式。


    唐末战乱频仍,许多家族的宗子法和谱牒相继废毁。对此,宋代大儒张载在其著作《张子全书》中强调,“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谐牒,犹有遗风,谐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当时,北宋的诸多硕学鸿儒都大力提倡按照儒家伦理,重新建立宗族规制,欧阳修和苏洵则开宋代私修族谱的风气。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晁氏族人晁端彦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创修晁氏族谱。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在文集中多以“南阳”“颍川”“济北”自称盖南阳、颖川、济北是晁氏的发祥地与郡望,这一方面表现出崇重旧望的心理,另一方面作为嫡支长子与宗法观念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晁岱明介绍,晁氏在宋之前一千二百年,无明确记载,也无法论辈分,因此晁氏后人将之上挂四十世,以北宋时期的晁迪、晁迥、晁遘三兄弟为第一世整个晁氏分为东眷、中眷、西眷,晁氏后人共尊之。而晁岱明属于第三十三世,如果算上之前的四十世,晁岱明则是第七十三世。


    首创晁氏族谱的晁端彦身为四世。可惜的是,晁端彦所创族谱已经失传,只有其谱牒原序被保存在乾隆乙未谱中,令后人得以窥见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宗谱之端绪。


    晁岱明介绍,他现在所保存的族谱是在1934年,由黄河以北三省十五个县的晁氏族人共同集修而成的,其中前言全部抄录了清朝乾隆四十年所修之族谱上的序言,也就是公元1775年乾隆乙未年的族谱序言。


    在族谱之外,晁岱明最关注的就是家庙的保护与修建。晁岱明说,晁八寨的家庙从1723年第一次建设到现在,已经历过三次毁灭四次建设。


    谈到家庙的毁灭,尤其是“文革”中被毁的那次,晁岱明痛心疾首,因为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都在这场浩劫中损毁,而且原本家庙中生长茂密的两百多棵近三百年的古树,也都在当时被砍伐卖掉。


    家庙最近的一次修建是2005年。当时晁氏族人成立了专门的晁氏重建祠堂筹建会,共同出钱出力,得以让晁氏家庙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家庙的一个重要作用当数拜祭先人。晁岱明介绍,每年春节,晁八寨的晁氏族人都会聚集到家庙。每次拜祭,都有司乐者、主祭者等,祭祖庆典大礼的形式包括迎神、拜读祭文、参神、行献礼、拜茶、辞神等,每次祭祖庆典,晁八寨家家户户都要派出代表,大约有上千人参与。


    能看到上千族人为一个仪式聚集在一起,这让晁岱明特别感动和自豪。回想六百多年前,明朝的晁氏族人迁徙到曹州时,他们建起了第一个村晁大庄,而到现在,有八个自然村的晁八寨,光晁姓加起来就超过了七千人。


    家风故事:另类晁盖


    说起呢娃之人,很多人第一个反应会想到《水浒传》中的晁盖。


    在《水浒传》里,晁盖是托塔天王,是宋江之前的梁山之主,他的地位是公认的。试想,如果晁盖不死的话,梁山上的好汉们是不是还会接受朝廷的招安水浒的结局会否因此被改写?


    《水浒传》里,晁盖第一次出场,就交代了其身份和个性:东溪村保正,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


    按照现在的理解,晁盖家里不差钱,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还喜欢跟人交朋友。而且晁盖多少还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东溪村保正。根据《宋史》:“熙宁初,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帝从其议。三年,始联比其民以相保任。及诏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正。又以一人为之副。”也就是说,按照王安石变法里面的保甲法,晁盖是负责五百户保甲的一位颇有地位的都保正。


    晁盖喜欢交朋友,那他是怎么交朋友的呢?《水浒传》后面提到,“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资助他起身也就是说晁盖为人大方,不管是什么人,来者都是客,走的时候还有钱相送。晁盖喜欢交朋友,有钱,为人大方,地位也不算低,所以作为官差的插翅虎雷横抓住赤发鬼刘唐之后,想到的就是到晁盖家混点吃喝,同行的也没人反对。而刘唐被抓住的原因,同样是来找晁盖,只不过运气不好,半夜睡错了地方,外加长得不像好人。可见,晁盖在本地和外地的名声都很不错。


    而得知刘唐是来投奔自己,晁盖做得很厚道,跟刘唐一番商量之后,忽悠了一下雷横,说刘唐是自己的亲戚,就送给雷横十两银子,把刘唐给救了出来。


    晁盖等人在打劫了生辰纲之后,官方要来抓人,在郓城县做押司的宋江得到消息后告知晁盖,让他早点逃跑,晁盖就上了梁山做了大头领。为了报答宋江传信的恩情,他先是派人给宋江送金子,而后在宋江被刺配江州的路上,更是派人将宋江接上梁山,想要留宋江在山上,免得受苦。


    宋江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官府下令将其斩杀,晁盖带着梁山好汉们从山东一路赶到江州(江西九江)劫法场,在行刑当天,将宋江救下。回到梁山之后,还是为了报答宋江报信的恩情,晁盖想将大头领的位置让给宋江。


    在《水浒传》里,晁盖虽然只是宋江的配角,但是他义薄云天、胸襟广阔令人敬佩,对白胜的不计较,对宋江的多次报恩和体谅,都表现了晁盖的大气。


    在以忠贞、文章名扬于世的世家大族晁氏中,作为旁系的晁盖被逼上梁山直接与宋王朝对抗,只称号里的“天王”二字,足见其敢于反抗的精神,而且晁盖不喜欢文章,“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这显然是家族的异类。但实际上,他还是很讲忠贞的,只不过忠于的不是那个腐败的朝廷。在上梁山之前,他带头劫下了贪官梁中书送给奸相蔡京的生辰纲,无疑是刚正守直的表现,只不过方式很激进。在那样的封建社会,敢跟贪官污吏对着干的老百姓并不多。


    根据晁氏后人晁岱明回忆,几十年前,有不少专家学者因为《水浒》的关系,门到郓城晁庄寻找晁氏族人,考察晁盖的历史。而考察的结果是,晁氏族谱中确有其人,只不过是以“晁盍”之名入的族谱。


    毕竞晁氏以忠贞闻名,对于宗族中出现算得上是贼寇之人的晁盖,入族谱始终觉得欠妥,但是很多晁氏族人对于晁盖的义薄云天都非常敬仰,认为晁盖是英雄豪杰,理应入族谱,所以最后就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在晁氏族谱中,将晁盖的“盖”的繁体字“蓋”中的草字头去掉,以晁盍之名人族谱,族人称之为“去头入谱”。


    晁岱明介绍,如今的晁氏族人,尤其是郓城晁氏族人,对于晁盖更是十分敬仰,对晁盖之死,很多人都感到痛心,每年春节祭奠祖先的时候,晁盖都在被祭奠之列。


    在水浒中,晁盖“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而上梁山之后,晁盖也没有娶妻,因此也没有留下后人。晁岱明介绍,晁盖的两个侄子在宋江等人被招安之后,分别被宋朝封官,其中一个留在郓城,另一个则前往河南做官。


    研究者说:家规第一条便是“笃忠贞‘’


    自汉代晁错显姓以来,晁氏绵延至宋,名贤辈出,后先联辉。晁佺为人宋之第一代,有迪、迥、遘三子,遂派分三支,此后几乎代有文名。尤其文元公晁迥,声名显赫,“文苑指为宗师,朝野推为君子”,成为整个晁氏家族集体崇拜的对象。


    终宋一世,晁氏无论是居于仕宦上层,还是在南北宋随时代变迁之时,始终未改尚学之风。可以说,文化的积累与知识的沉淀,使家族无论升迁或是陆沉,都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一这种代际间传承的文化因子,赋予了晁氏家族成员特异的文学才能:晁迥、晁宗悫父子先后执掌诰命,可谓庙堂大手笔;晁端友,晁端礼词彩华茂;苏门弟子晁补之,诗、文、词兼善,又长于楚辞学;晁说之重《易》、非孟,深究经、史之义;至于晁冲之,诗歌挥洒自如,为人傲岸独立,国家兴亡之际,慷慨赴难,视死如归;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是中国文献史上的大宗,其意义更远超纯文学的范畴…在这些耀眼的名字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对科举及第的追求、向往带来的重教育、重知识的尚学传统,使晁氏家族这样一个以科考兴起的文化世家,在即便科考不售的情况下也大抵能保持斯文不丧、家风不坠。


    元、明、清三代,晁氏家族虽未若宋时显赫,但亦能“在朝则有忠亮黼黻之臣,在野则有孝友乐善之士”。究其源,除了重知识重教育以保斯文不坠外,更有严肃的家规在俯视着每位族中子弟。其家规第一条便是“笃忠贞”,要求忠君爱国,虽职位有分,然则精忠则一。先人世笃忠贞,后昆自当永为社稷臣,而无为“容悦臣‘’——‘’为”与“无为”,更令我辈肃然起敬。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倡导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也许,正因为历史上有无数多的重知识、重文化的“晁氏家族”,才让我们的文明在神州陆沉、山河更替中仍能保持斯文不坠。也许,正因为历史上有无数“笃忠贞”的“晁氏家族”,才让我们的民族,虽经沧海桑田,仍能戮力同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